放心去飞:春分
再一次回到南京后一直有些乏,倒非这三月阳春的慵懒。在家实习的十几天里,每天都要六点多起床赶公共汽车奔县城邮银支行。如此反复了许多天之后再到江宁的时候,生物钟显然遗忘了以往校园里拖沓的作息节奏。早间依旧在六点多自然醒,可晚间睡觉却是按学校的一套了,动辄过零点。另外,有些不知所向的参观考察,更是用一辆大巴拉着我们在南京城内外左奔右突。
再一次回到南京后一直有些乏,倒非这三月阳春的慵懒。在家实习的十几天里,每天都要六点多起床赶公共汽车奔县城邮银支行。如此反复了许多天之后再到江宁的时候,生物钟显然遗忘了以往校园里拖沓的作息节奏。早间依旧在六点多自然醒,可晚间睡觉却是按学校的一套了,动辄过零点。另外,有些不知所向的参观考察,更是用一辆大巴拉着我们在南京城内外左奔右突。
把眼镜清洗一番,打开窗户透一点风来,总算眼前有些清爽了。或许因为刚刚从海边之地迁徙回这山麓脚下,还没适应南京这已经有些燥热的暖春。昨天结束实习返校,明天开始外出参观,今天着实只是一个短暂的中场休息:三月十七日。一如去年此刻,距离春分还有三天,只是不知去年此刻可有如此烦躁不安。我想应是不是的,至少也当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,不然断没有心情弄成了我的第一个独立博客了。
那个故事其实已经很古旧了。在无忧无虑的沙丁鱼中放一条鲶鱼,总是能够让捕鱼的挪威老人多赚些钱。因为寓言每次讲到最后都会告诉你:有压力才会有动力。就好像那时我作文总会写道的那样:人生就是背负滑翔伞的浪迹,也许终将坠落,但只要在空中,只要驾驭好空气给予的压力,便能获得更多的动力。
这可真是个乍暖还寒的时节,一会儿25度的温度就掉成了零头。雨水前后倒真是一直飘着小雨,回南京的路上便是一路上从晴转阴,渐是小雨淅沥。这一回返校,只是暂时的逗留,本想过来了结些手续,不过开学伊始的学校仿佛有些不着章法,签字的事情看来是没有指望了,只有等三月份了。我的这次返校,或许一事无成,只是第一时间赶上新校长上任。
每年11月22日23日,视太阳到达黄经240°时为小雪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十月中,雨下而为寒气所薄,故凝而为雪。小者未盛之辞。”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:“一候虹藏不见;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;三候闭塞而成冬。”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,地中的阴气下降,导致天地不通,阴阳不交,所以万物失去生机,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。